《我心飞扬》买遍热搜依旧扑街,孟美岐复出失败。

周震南父亲的“烂尾楼”事件再出后续,因加收电费被网友怒斥。

几位“国民C位”的新闻,远离了舞台和彩虹屁,日趋透出惨淡的气息。

选秀已被叫停许久,除了偶尔蹦出的这些热搜,大众似乎已经忘了曾经光芒万丈的爱豆们。

但,前阵子的一条热搜却勾起了人们对C位的回忆——#内娱还会有下一个蔡徐坤吗#

答案显而易见。

蔡徐坤级的流量,或许还有再现的可能;但蔡徐坤式的偶像,却已经失去了诞生的条件。

2021年轰轰烈烈的“打榜倒奶门”,让畸形发展的内娱偶像产业被拦腰斩断、提前入土。

且恰如我们所见,自《偶像练习生》《创造101》后,本也再无人能复制2018年的热烈。

辉煌落幕,土壤不再。

空留下一个个粉丝以血泪投出的偶像们,游荡在冷寂的娱乐圈,继续演绎着这段内娱的C位消亡史。

流量的诅咒

这代不算空前却已经绝后的偶像,详述起来颇有难度。

反倒得从一个如今人人喊打的阶下囚谈起,才算个头绪——吴某凡。

2014年,他脱离原组合EXO回到国内发展,随后同队的另外三人陆续转战内娱,形成了内娱“顶流”的第一波力量。

而他们的崛起,则再度强调了韩式偶像在内娱的市场潜力。

这股力量又暗暗积蓄了数年,在2018年的《偶练》迎来厚积薄发。

而这一爆发,便是极盛。

当年偶像选秀的风头,几乎是当年《超女》效应的跨时代复兴,唯一不同的只是,如今的流量远比当年要更值钱、更凶悍。

于是,在这场狂热降温后,娱乐圈多了一个蔡徐坤。

蔡徐坤在娱乐圈混得有多开?

如城市小广告般贴遍互联网的饭制成绩单,或许可以略证一二。

而更直观的证据是,只有小部分秀圈人士,才有可能认识和蔡同一批出道的队友。可绝大多数网友,即便没听过《情人》也总会哼两句“鸡你太美”。

仅就知名度上,蔡徐坤无疑是顶流时代余晖的承接者。

不过,热度既能捧人,也容易灼人。

几位流量前辈们不单创造了一个制造流量的庞大粉圈,也留下了一个关于流量的“诅咒”。

2018年4月24日,蔡徐坤的一条微博攀上热搜,却因为内容遭到群嘲。

人们无法理解,为什么染发也能成为令百万人狂热的“福利”。

这是大众与饭圈思维的一次交锋,也是蔡徐坤遭遇的首个风波。

就在他出道后第18天。

而此后他的事业里,这一诅咒始终如影随形。

2019年2月,蔡徐坤成为NBA的新春贺岁形象大使,引发网友不满,进而掀起了浩浩荡荡的“篮球风波”。

同月,他的一条微博被粉丝刷到转发破亿,从而揭露出一条数据造假的灰色产业链,甚至惊动了官媒下场。

再到去年演唱会代理公司惹出的违规事件,“先付费后发歌”事件中被竖作反面典型等。

蔡徐坤除了是流量的吸铁石,仿佛也成为了“风波收藏家”。

赛时的风光无限与赛后的非议重重,粉丝的热烈追捧和大众的质疑乃至厌恶,在他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割裂。

而这种现象,其实也非个例。

《创4》的C位刘宇,《青你2》的C位刘雨昕。

流量和争议度虽然都差了巨C一截,却颇有殊途同归之感。

前者,出道几天后便陷入了学历造假的疑云。

此后出现的诸如汉服科普出错、书法写得丑等翻车现场,也被群嘲和“国风美男”的人设不符。

后者,则是出道以来就不断地有人对她的外貌、过往等进行攻击。

还有引发热议的粉丝集资事件,更激化了大众的反饭圈情绪。

流量的诅咒,无差别笼罩在偶像们的头顶。

不过,为什么最典型的是他们?

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,这三位C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十分类似——

习惯性隐藏自我,偶像包袱重,低调审慎,完美主义。

蔡徐坤,是绝对不接受对自己失去掌控。

来源|《新京报》蔡徐坤:曾经历低谷,没想过爆红

刘雨昕,连在台下都不曾放松自我管理。

至于刘宇,在《创4》的媒体见面会上,他曾经受过飘同事的刁难——

而从刘宇的回答中不难看出,他已经将“端着”视为了自己真实的一部分。

这种性格,和需要打造精致幻象的偶像身份是天生适配的,这是完美主义交予他们的胜券。

可,滴水不漏又必然带来代价。

其实细想,上述那些“黑料”且不说真实性,比起去年地动山摇的内娱塌房,多数还记不上大过。

但若是与他们需要营造的幻象相比,任何错漏都足以推出“能力配不上位置”的论断。

流量诅咒的实质,是拥有多大量级的流量,就会招致多大程度的质疑。

而这种质疑是无法轻易解决的文化差异产物。

韩式偶像工业对于国内受众,本就是一种近乎点金术的魔法,在传统娱乐圈生态看来或许并无艺人资质的爱豆,经由它就有机会跻身巨星。

可在偶像文化根基不深的国内,这种逆天改命却无法服众。

C位们的实力除了能让粉丝买单,真堪担“民选”二字吗?

经历过传统巨星时代的观众,不愿意为金钱砌出的偶像买单,更何况理性失守的粉圈每一刻都在刺激着他们的怒火。

于是,审视、纠察、批判乃至推翻,成了对待C位的普遍立场。

而不得不完美的偶像,也只能拼了命地继续证明自己。

尽管这很可能是一个无解的困境,因为人们质疑偶像,本质是在质疑这整一个资本当道的产业。

在大众、饭圈与流量的缠斗中,这场消亡的伏笔或许早已瞧瞧埋下。

“失格”

在偶像行业里,红与不红是绝对的玄学。

选秀造得出顶级流量,也会有反复回锅但仍挣不出花路的。

就如其他节目中C位出道的李汶翰、周艺轩、李希侃等人,在娱乐圈留下的痕迹淡到难以察觉。

爱豆不红最直观的体现形式是什么?

答曰,连恋爱都懒得掩饰。

毕竟,无人伤亡的黑料不算黑料,更谈不上塌房。

糊豆失格,是行内罕见的自由。

顶流诅咒,则是不少人求之不得的“富贵病”。

可当“失格”和“流量”碰了头,往往就不再是小打小闹了。

若行业的畸形是偶像消亡的外因,那么层出不穷的流量之恶,便是更致命的内因。

《创2》的C位,周震南。

2020年发生在他身上的“老赖之子”争议,是对他口碑的一记重创。

事件起因,是当时有一些业主在网上爆料,他们购买的楼房存在未批先建的情况,故无法拿到房产证。

此外,该楼盘还有外墙脱落、管道泄漏、排污系统故障等各类质量问题,居住起来非常难受。

而令全网惊讶的点则是,这个楼盘的开发商正是周震南的父亲,周勇。

周勇被指控身负巨额债款,有能力偿还却不肯偿还,还挪用业主的契税、维修基金自己使用。

因此,不单自己被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,也害得数百人有家无证。

老赖一家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,业主住着质量堪忧的新房。

老赖之子在娱乐圈备受追捧,而业主的孩子因为房产证问题甚至无学可上。

这种落差感,激起了网友对周震南的强烈怒火。

事件刚开始,还有粉丝鼓吹不要搞“连坐”,把父母的过错转嫁到子女身上。

但周震南后来的回应,却反将自己拉得更深。

一纸长文,处处透露出不食人间烟火的自我和无知。

“我的内心很煎熬”,卖惨嫌疑略重。

“帮父母度过难关”,仿佛他们一家才是受害者。

且此前他对网友正言厉色的警告,更让人觉得他似乎并未真正对大众抱愧。

无独有偶。

《青3》的人气选手余景天,在决赛前几乎已经坐稳C位。

然而,一则关于余景天家经营的KTV涉黄涉毒的爆料,却直接让他跌入深渊。

虽然后来有官方通告驳回了这一指控,称其为“娱乐炒作”。

但余景天父母经营上存在疏忽,让KTV成为不法交易场所的可能性,却并未肃清。

更何况,在几乎同一时间爆发的“倒奶”事件中,《青3》的选手大多都脱不了管理粉丝不善的干系。

失格这个词,意思是违背了作为一个偶像的基本要求,不过在前文里,飘给这个词打上了引号。

因为,如今许多偶像的作为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词的一般范畴。

身陷社会新闻中,怎么和划水、恋爱、媚粉等问题相提并论?

更讽刺的是,“全民制作人”投出的偶像,似乎并不在乎民众。

享受流量福利的同时,却连对粉丝的责任都尽不到,甚至是侵害公共利益。

“失格”是一套饭圈自造的粗糙规定,而它的标准早该改一改了:

从大众的造梦人变成大众的吸血虫,才是真正失去了偶像的资格。

内娱拯救计划,失败

娱乐圈的新时代来临了。

这是2018年《偶像练习生》和《创造101》爆红时,互联网盛行的一种论调。

更让飘记忆犹新的,还有当年从韩团宇宙少女归国参赛的孟美岐和吴宣仪。

当时人们对她俩的期待是什么?

拯救内娱。

当然现在来看,这种说法未免有些讽刺。

先说吴宣仪,这几年转战国内后的成绩,实在很难夸出口。

参演的影视作品,口碑扑得难以挽尊。

回到老本行做音乐,被刷#难听#骂上热搜。

此后,更是以各种原因沦为群嘲对象。

演技:

衣品:

言谈:

乃至,是一口牙……

离开舞台的灯光后,她的爱豆光环似乎一下断了电,暴露出数不尽的槽点。

当年在《创》的舞台上,她以一个Ending Pose令无数人心空。

而到如今,也只剩一场表演18次wink的油腻。

曾经惊艳四座的舞台王者,到头来发现,不过又是一个庸常的内娱流量。

这实在叫人唏嘘。

至于孟美岐则更不必说。

主演的电影《我心飞扬》虽然蹭着冬奥热度、见天上热搜也无力回天。

上座率低到千分之一,这次的复出恐怕还要以失败告终。

但其实说实话。

就算成功回归,孟美岐的事业会给大众带来多少惊喜吗?

仅就目前的成绩来看,大概率没什么希望。

回头去看当年两家粉丝如火如荼的C位争夺战,竟有些虚妄之感。

这倒让飘想起另一个人,杨超越。

当年火箭少女101成团时,吴宣仪、孟美岐的经纪公司乐华曾整了一出迷惑闹剧:

带着自家艺人违约退团,另起炉灶,相当于蹭完选秀的热度后就翻脸不认人。

而结果就是,本来以第三名出道的杨超越,瞬间成了C位的顺位继承人。

一向被视为靠运气打天下的她,更坐实了人间锦鲤的名号。

而任谁也想不到的是,如今在事业上算看得过眼的,反倒是杨超越自己。

《且听凤鸣》虽不算佳作,但已经有人开始夸奖她有表演的灵气。

《理想之城》中为孙俪作配,也有肉眼可见的进步。

主要是,无论是接演小成本古偶还是甘心当陪衬,你看得出她是真有心低调打磨自己,对自己能力的边界也十分清晰。

当然,距离正经演员她有的是路要走,但比起不少眼高手低的爱豆,杨超越实在算让人放心的。

飘无意拉踩。

只是在当年身陷C位争夺战这三位偶像身上,确实能看出些什么。

我多次表达过的观点是,内娱发展不起偶像工业的原因是缺乏地基。

比如音乐产业链、舞台打歌模式、歌曲排行榜等,这都是韩娱独有的偶像土壤。

但另一个我刻意没提到的因素,却越来越凸显出自己的作用:等级制。

在韩国,明星会被按照电影演员、电视演员、歌手、偶像、综艺艺人的顺序严格划分开。

之前我不想提,是觉得这一制度非常封建余孽。

但其实换个角度想,等级也意味着分工。

分工给偶像画了一条线,随时警告着他们能力的限度,让他们守住自己的舞台。

我不喜欢为人划三六九等,却日渐感觉到内心这条“线”的重要性。

它起码可以让没有自知之明的人,明白ta自己的定位。

不至于失格脱轨,还洋洋得意。

而放眼看去:

孟美岐教授别人演技法门。

吴宣仪怒怼粉丝。

以及前文提到的各种翻车塌房事件。

可见内娱C位们对自己能力和权限,已经脱离了清醒的状态。

当初离开舞台的心气有多过剩,现在处境就能有多尴尬。

而这,也便揭示了“拯救内娱”为何是个伪命题:

内娱不济的一大原因,在于整个圈子的运行逻辑都渐渐被资本渗透,所有人都不在自己该在的位置上,只顾追逐着利润和收益。

而区区一个偶像有能力施救?

由流量塑成的他们,压根只能加剧这种异化。

说到底,C位偶像的消亡,不仅是自食恶果,更是与整个娱乐圈环境的相互腐化。

梦想变成买卖,热爱可以经营,年轻的偶像们迷失在名利的旋涡里,这一步得道升天,下一步又随时会跌落深渊。

这不可悲,却很是可叹。

当初所见的惊艳,几年间便只剩破败。

保有坚持的、背离初心的、误入歧途的,都身陷在泥潭里。

国产C位,终成了一场狼狈收场的幻梦。